內(nèi)參君一直認(rèn)為,杰克倫敦的名著《熱愛生命》,其最令人震驚的主題,是“饑餓”。 一萬四千字的中短篇,從頭到尾只寫了一件事:一個迷路的饑餓的淘金人,如何在荒無人煙的北極荒原上找東西吃。餓極了,什么都可以吃,吃得是空前野蠻而丑陋。獲救前,淘金人與一只同樣垂死的狼對峙,最后咬斷了狼的喉嚨,喝掉了它的血。作者如此描述狼血的味道:“這個人感到一小股暖和的液體慢慢流進他的喉嚨。這東西并不好吃,就象硬灌到他胃里的鉛液,而且是純粹憑著意志硬灌下去的!
640.webp (121).jpg (57.33 KB, 下載次數(shù): 16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6 22:46 上傳
吃的故事在捕鯨船上結(jié)局(是捕鯨船,不是一般的商船,讀者請想象船上那一堆堆小山一樣的鯨肉,這里,吃的東西并不匱乏。。這個苦盡甘來的人身體一復(fù)原,便象老饕一樣大吃大喝,他每天都在長胖,還挖空心思向別人討來許多硬面包藏在床鋪里。水手們?nèi)⌒λ芯靠茖W(xué)的人當(dāng)他是神經(jīng)病,可是他仍然故我。 大饑餓之后的后遺癥,就是對食物有了一種變態(tài)的迷戀。逃避饑餓,成為了他活下去唯一的目的。 二 12月4日,前實德集團、實德俱樂部董事長徐明病發(fā)心肌梗賽猝死。 從一個冷庫業(yè)務(wù)員,到各種富豪榜上均赫赫有名的富豪,二十年間,徐明奇跡般崛起,又忽然走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徐明的一生,本質(zhì)上是一個經(jīng)過物質(zhì)大匱乏時代后,對財富充滿了迷戀和攫取欲望的一生,也是為這種攫取欲望拖向沉淪的一生。 徐明小時候家里很窮,他上大學(xué)的錢是靠家人節(jié)衣縮食省下來的。在大學(xué)里,為解決自己所需的學(xué)費、飯費等費用,也為了減輕家庭的負(fù)擔(dān),他就在學(xué)校擺地攤。由于本錢小,他上的都是些筆、小飾品、本之類的便宜貨。有一次,去上貨,他身上只有1元錢,他就上了曲別針,一個晚上賣得2元錢。徐明就是靠這樣,讀完了大學(xué)。
640.webp (122).jpg (44.71 KB, 下載次數(shù): 15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6 22:46 上傳
1991年,20歲的徐明離開老家莊河前往大連創(chuàng)業(yè)。他當(dāng)時心目中的偶像是比爾·蓋茨。但徐明的軌跡卻并沒有走向“數(shù)字英雄”,因為那條路太慢,富貴險中求,他太著急,他需要冒險。開始時,他似乎很幸運,幾乎每次都壓對了方向。到1999年,年僅28歲的徐明就成為“福布斯富豪榜”上中國最年輕的富豪,此后便是福布斯榜上的常客。 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最后的解決,大家都知道。幸運的天平并沒有向徐明傾斜,在政商之間游走的他,最終鋃鐺入獄。
徐明堪稱一個物質(zhì)大匱乏時代之后,一種類型商人的縮影。即使是多年以后手里已積累了大量財富,可是對財富內(nèi)心仍有饑餓感,仍有匱乏感,所以像那位淘金人瘋狂收藏食品那樣,不顧一切地瘋狂攫取財富,就算這種財富是通過非法手段取得也在所不惜。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因為物質(zhì)饑餓感的驅(qū)使而賺錢,就像被焦慮的鞭子抽打,從起跑那一刻,就注定了跌倒的宿命!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是一個怎樣的教訓(xùn)! 三 物質(zhì)上會有饑餓感,精神上也會有。為了解決這種精神上的饑餓感和不安,人一樣會像淘金客一樣走火入魔。不過,這種走火入魔在外人眼里,往往有一種荒誕的喜感。 一段錄制于10月4日,顯示演員張鐵林在香港“坐床”儀式的視頻,目前正在網(wǎng)絡(luò)上瘋傳。在視頻里,今年10月4日,一位叫白瑪奧色的法王為張鐵林舉行了坐床儀式。張鐵林自稱白瑪鐵林,俗姓為張,是白瑪奧色法王的大弟子。張鐵林稱自己在成為法王弟子后生命中有了希望和方向,“在成為法王弟子之前我覺得自己很大,大得不得了,我扮演了五十多位中國的帝王將相,我覺得我大得比天大,自從認(rèn)識了法王做了法王的弟子,我覺得天地大了,法王大了,自己小了,生活有了希望,變得很真實。”現(xiàn)場,白瑪奧色法王賜張鐵林法名白瑪曲培并賜法衣、法帽、法器、法本,場面十分隆重。
640.webp (123).jpg (41.47 KB, 下載次數(shù): 16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6 22:46 上傳
張鐵林成佛啦?這真是一個笑話。金剛經(jīng)開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庇珠_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做如是觀!一個把三千大千世界視為微塵因緣和合的“佛”,怎么會這么得瑟地跑到香港會展中心開那么大場子,把自己成佛成道的消息滿世界炫耀一番? 何況觀張鐵林的言行舉止、動作語氣,貪嗔癡的習(xí)氣仍然很重,和一個合格修行人都有很大距離,更談不上什么成佛了。 除了張鐵林,現(xiàn)在演員追捧仁波切的大有人在。這也說明他們畢竟心思細(xì)膩,在享受人間溫柔富貴之后,精神上的空虛和不安終于襲來了。他們又不肯下一番苦功夫,深入經(jīng)藏,以戒律為依歸,以苦行觀自在,只想通過最簡單的方法,花錢找一個舉世無雙的大法王灌下頂,瞬間就增進功力、開悟成佛。在這個一切皆可降維化為商品的年代,大師們正背著信仰滿街兜售,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有比這更賺錢的生意嗎,有比這更方便的精神自救嗎? 然而佛學(xué)不是武俠小說,佛法不是做買賣,修行也不可能一蹶而就!求解脫、求去煩惱,須下一番心性求證功夫。當(dāng)年,梁武帝修了很多佛寺佛塔,得意洋洋地問達摩祖師:“我的功德是不是非常大?”達摩一句話遞過去:“無有功德!币驗閮(nèi)心的不安感,急于求成,不僅容易不得法,還會找錯了善知識,甚至上當(dāng)受騙。先不論這位白瑪奧色法王是不是真法王,就說張鐵林參與的宗教儀式,既不符合宗教儀軌,更不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哪里能隨便人就坐床了,隨便人都成大師了,隨便人變成了活佛。 坐床,其實是一種隱喻,說明自己愿心之大,載德之厚,能以一己而廣度大千眾生的意思。在精神饑餓之中,自己尚且無法承載自己,還能廣度大千眾生嗎?佛學(xué)是讓你從容淡定的,是讓你去掉執(zhí)著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 張鐵林的坐床,其實是一種高度的精神饑餓感之后的一種強烈的精神自戀,這種精神狂喜背后,仍然是虛無。儀式救不了張鐵林的精神匱乏,白馬奧色法王同樣也不能,這頂多是一種病急亂投醫(yī),如此而已。 四 當(dāng)我們的富人對神佛出手大方而對窮人視而不見的時候,扎克伯格夫婦因為女兒出世就宣布捐出99%的財產(chǎn),不能不令人震動。特別在看了他給女兒的一封信之后,那種躍然紙上的現(xiàn)世關(guān)懷和一個父親最深沉的愛更是教人肅然起敬。 記得當(dāng)馬云談到扎克伯格時,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扎的純粹。這種純粹,表現(xiàn)為對外事外物一種滿足的狀態(tài),仿佛說:“我飽了”,“我無奢望了”。這種純粹,在Uber、Airbnb等創(chuàng)業(yè)者身上,都可以看到,在他們之前,還有首富比爾蓋茨、喬布斯、巴菲特,都是傾其所有的慈善家。 這些慈善家,有的是基督徒,有的是佛教徒,比如扎克伯克對佛學(xué)即充滿學(xué)習(xí)的興趣。他說:“我妻子是一名佛教徒,而佛教是一個充滿哲理、令人驚訝的宗教,我從中學(xué)到了很多,希望更加深入的了解。 ”有人總結(jié)說,比爾蓋茨認(rèn)為他只是作為上帝所揀選的財富管理者,當(dāng)他的使命完成時,他便將自己替上帝所管理的財產(chǎn)交還給上帝了:“凱撒的物當(dāng)歸給凱撒,神的物當(dāng)歸給神”。而喬布斯的名言則說:“我愿意用我所有的財富,換取與蘇格拉底的一個下午!边@才是是思想、智慧的光輝。
640.webp (124).jpg (139.22 KB, 下載次數(shù): 174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6 22:46 上傳
與小扎、比爾蓋茨、巴菲特等不同,無論是糾結(jié)政商關(guān)系的徐明,還是坐床的張鐵林“大師”,中國的富人或明星人物的第一選擇是救自己,即使選擇了皈依佛教,他們更多的是當(dāng)“自了漢”,求長壽、富貴或者平安,而世界在他們眼里是太遠的東西!這些幾乎眼睛里都冒出對暴富、對名望極度饑渴的成功人士,與扎克伯格、比爾蓋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當(dāng)然,我們無需對這些反差悲觀絕望,它恰恰說明了我們的社會才剛剛開始。自足的態(tài)度,貴族的精神,優(yōu)雅的舉止,是需要幾代的富裕社會才能形成的。經(jīng)過一個物質(zhì)和精神高度匱乏后時代之后,我們迎來了經(jīng)濟高速增長,諸多亂象,正由此而來。 內(nèi)參君相信,只要中國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發(fā)展,等哪一天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到不餓了、不怕了、自足了,優(yōu)雅的中國社會就會出現(xiàn),中國自己的扎克伯格也會到來。因此,今天,我們依然要理解和支持馬云們,同時,也要要讓新一代的企業(yè)家和成功人士能夠在馬云之后繼續(xù)誕生、成長并超越。新城代謝而非一步登天,才是最理想的進步方式。 徐明和坐床大師式的人物,將逐漸消失。默默下鄉(xiāng)支教的江一燕和長期行善的古天樂,正在向我們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