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jpg (48.89 KB, 下載次數: 74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16 14:23 上傳
外匯市場的運作是由外匯的供給和需求決定的。
巴卡尼行長在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聲明中解釋說,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外匯供應主要來自出口收入、政府外部貸款、贈款和外國直接投資。
外匯需求主要用于進口貨物和服務、償還外債、股息和收入匯回以及其他匯款。
除去非實物貨物(服務、股息、轉賬和與資本有關的流動),實物貨物通常在最后匯款完成之前會有最多兩個月匯款期限。
因此,在此時間范圍內外匯訂單不應被誤認為是未完成訂單。
巴卡尼行長澄清說,在1994年對基那實行浮動匯率后,基那兌美元和澳元的匯率一直貶值到2003年,此后保持了相對穩(wěn)定。
“我國沒有利用這一機會發(fā)展一個強大的非礦產部門,從而使大部分人口從事這一部門的就業(yè)、出口和創(chuàng)收!
“政府當時主要聚焦在采掘業(yè)。根據各種PDA允許的特別優(yōu)惠條款,礦產公司的出口收入被留在其國外的外幣賬戶中!
他補充說,因此,國家沒有從持續(xù)的外匯流入中充分受益。
自2012年以來,隨著PNG LNG項目的發(fā)展,國家外匯市場結構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這導致了巨額經常賬戶盈余,但卻沒有相應的資金流入外匯市場。這破壞了外匯市場的正常運作及其匯率設定作用!
“鑒于外匯市場和匯率的發(fā)展,一些外部研究人員認為基那被高估,不可兌換。”
因此,需要大幅貶值匯率,以實現(xiàn)對外平衡,支持非礦產私營部門的活動,特別是出口和進口替代活動。
然而,中央銀行自己的內部評估表明,由于結構性障礙,大幅貶值不一定會導致非礦產私營部門的預期外匯供應效果。
“它還表明,非礦產私營部門的活動是由國際商品價格、國內價格和政府支出相對于基納貶值的影響所驅動的。”
“自浮動以來,基納名義上貶值了約73.0%,但對農業(yè)生產供應效應所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
“大幅貶值也將對礦產部門的資金流入和投資組合流入產生很小的影響。”
巴卡尼先生還指出,鑒于巴布亞新幾內亞是一個依賴進口的經濟體,大幅貶值將提高進口價格和國內通脹,這將對人民福利產生不利影響。
“例如,名義匯率擬議貶值20.0%將導致通貨膨脹率上升約8.0%至10.0%,再貶值13.0%將導致通貨膨脹率進一步上升約6.0%至8.0%!
“這將在三年內使通脹上升14.0%-18.0%。如果把通脹的其他決定因素考慮在內,通脹會高得多!
此外,巴卡尼解釋說,匯率變動反映了經濟的普遍結構性狀況,絕不能被視為解決外部失衡的補救措施。
雖然巴新央行已采取措施改善外匯市場的運作,但政府必須采取協(xié)調一致的政策措施,改善出口基礎并使之多樣化,鼓勵發(fā)展進口替代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