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倉央嘉措 他,只想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
卻偏偏走上了人生巔峰
他,本可以靠地位吃飯
卻偏偏要靠才華
他,生前被爭議不休
死后被贊譽無數(shù)
他,是藏地的一支奇秀
他,是中國文化的一頁驕傲
如果讓每個人說出心中最著名的西藏人物
他,六世達賴,倉央嘉措
絕對是位居榜首的人物
那么,他——
傳奇在哪里?成就在哪里?他是誰?
倉央嘉措(1683.03.01-1706.11.15),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 。24歲英年早逝。
倉央嘉措是一位才華出眾、富有文采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情歌。最為經(jīng)典的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詞句優(yōu)美,樸實生動, 匯集了倉央嘉措60多首情詩,如今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幾乎傳遍了全世界,他的詩歌已經(jīng)超越民族、時空、國界,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
他是怎樣成為達賴的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倉央嘉措出生在藏南門隅達旺納拉山下的宇松地區(qū)鄔堅嶺一信奉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的家庭。倉央嘉措的本籍是門巴族。倉央嘉措是唯一一位非藏族或蒙古族出身的達賴喇嘛。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二十五日的時候,在剛剛重建竣工的布達拉宮里,五世達賴羅桑嘉措圓寂,他的親信弟子桑杰嘉措,為了繼續(xù)利用五世達賴的權威掌管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事務,秘不發(fā)喪,向外界宣布,達賴喇嘛已“入定”,進行無限期的修行,靜居高閣,不見來人,一切事務均由“第巴”負責處理。
在藏語里,第巴的意思是由達賴任命、管理衛(wèi)藏行政事務的最高官員,俗稱“藏王”,當時的第巴就是桑杰嘉措。桑杰嘉措一面欺瞞僧侶民眾和康熙皇帝,一面迅速派人到民間尋找轉世靈童,這樣,日后一旦真相敗露,也能馬上迎六世達賴入宮。
尋找轉世靈童的地點,選在了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這里偏僻、安定,容易保守秘密,并且那里的人們大多信奉紅教,即藏傳佛教的寧瑪派,誕生一個黃教教主出來,將有利于黃教勢力的擴大。
按照當時黃教的規(guī)矩,哪個嬰兒抓取了前世達賴的遺物,即證明是達賴轉生。一名叫倉央嘉措的農(nóng)奴之子就這樣被選中,但桑杰嘉措的使者并沒有把意圖告訴孩子的父母。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他找到倉央嘉措。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在平定準噶爾的叛亂中,從俘虜那里偶然得知西藏五世達賴已圓寂多年。康熙十分憤怒,致書嚴厲責問桑杰嘉措。桑杰嘉措一面向康熙承認錯誤,一面派人去門巴迎接轉世靈童。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倉央嘉措被選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此時倉央嘉措已14歲 。同年十月二十五日,于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 他是怎樣做達賴的?
在布達拉宮,倉央嘉措受到嚴格監(jiān)督學經(jīng)修道,他常走出庭院散心,而那些年老的經(jīng)師則亦步亦趨地跟隨著他,懇求他繼續(xù)學經(jīng),生怕被第巴責罵。 倉央嘉措出身紅教家庭,紅教教規(guī)并不禁止僧侶娶妻生子,而黃教則嚴禁僧侶接近女色,更不能結婚成家。對于種種清規(guī)戒律繁文縟節(jié),倉央嘉措難以適應。
倉央嘉措雖有達賴喇嘛之名,卻并無實權。第巴獨掌大權已久,達賴喇嘛只能作為傀儡存在。生活上遭到禁錮,政治上受人擺布,倉央嘉措內心抑郁,索性縱情聲色,這既出于他對自由與愛情的向往,也是他對強加的戒律和權謀的故意反叛。
就像他那首著名的詩歌寫的: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據(jù)傳說記載,他一到晚上就化名達桑旺波,以貴族公子的身份,流連于拉薩街頭的酒家、民居,再后來,竟“身穿綢緞便裝,手戴戒指,頭蓄長發(fā),醉心于歌舞游宴,夜宿于宮外女子之家。”
他是怎樣圓寂的?
此時的西藏,政局動蕩,政治矛盾已到達了極其尖銳的時期。早在明末清初,黃教為取得西藏統(tǒng)治權,聯(lián)合蒙古四部之一的和碩特部,用武力擊敗了當時執(zhí)政西藏的藏巴汗及噶瑪噶舉派。
但和碩特部軍隊在西藏取得勝利后,長期屯駐當?shù)夭煌,黃教與和碩特部實力懸殊,始終不能奪回大權。五世達賴圓寂后,桑結嘉措便開始了與和碩特汗王的斗爭。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桑結嘉措秘密派人在和碩特首領拉藏汗的飯中下毒,卻被發(fā)現(xiàn),拉藏汗大怒,立刻調集大軍擊潰藏軍,殺死桑結嘉措,并致書清政府,奏報桑結嘉措謀反,又報告說桑結嘉措所立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沉溺酒色,不理教務,不是真正的達賴,請予貶廢 。
康熙皇帝于是下旨:“拉藏汗因奏廢桑結所立六世達賴,詔送京師。”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倉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濱時,坐下打坐,因此圓寂。
他被怎樣評價?
藏傳佛教高僧對其評價為:
“六世達賴以世間法讓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廣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詩歌和歌曲凈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他用最真誠的慈悲讓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獨行讓我們領受到了真正的教義!”
也正因為如此,倉央嘉措在藏傳佛教中一直被奉為六世,而把后來指定的六世達賴稱為七世 。
他寫了怎樣的情詩?
倉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詩人之一。 他所寫的詩歌馳名中外,不但在藏族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藏族人民中產(chǎn)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而且在世界詩壇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花異葩 。
倉央嘉措14年的鄉(xiāng)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塵世生活經(jīng)歷及他本人對自然的熱愛,激發(fā)他詩的靈感。他不僅沒有以教規(guī)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據(jù)自己獨立的思想意志,寫下了許多纏綿的“情歌”。 他的詩歌約66首 ,因其內容除幾首頌歌外,大多是描寫男女愛情的忠貞、歡樂,遭挫折時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譯成《情歌》。
在此,我們精選出詩歌三首,感受濃濃的掙扎與愛,賞讀純純的才情與詩! (一)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 二 )
結盡同心締盡緣,
此生雖短意纏綿。
與卿再世相逢日,
玉樹臨風一少年。
(三)
心頭影事幻重重,
化作佳人絕代容,
恰似東山山上月,
輕輕走出最高峰。
所以說,關于倉央嘉措的情歌,藏語藏文我們也許讀不懂,但是詩意與真情,隔著幾百年時光,我們都能讀懂。藏傳佛教也許不了解,但是生命與熱情,跨越紅塵與宗教,我們都能了解。藏地生態(tài)也許有陌生,但是真的表達、善的深情、美的追尋,我們都能感動。在歷史上,有一位宗教的領袖,是六世達賴。在文化里,有一位中國的詩人,叫倉央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