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訊 人民幣兌美元(6.1955, -0.0339, -0.54%)即期周四(3月19日)早盤急升至兩個月新高,較昨日收盤價一度暴漲近350點。市場人士認為,美聯儲6月加息預期降溫,導致美元指數(98.6781, 0.8572, 0.88%)隔夜暴跌,加之央行[微博]大幅上調人民幣中間價,共同促使人民幣匯率大幅飆升。 北京時間10:49,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報6.2040元,盤中最高一度觸及6.1938,為1月16日以來新高;上日收報6.2294元。 今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幅高開近一百點至6.1460元,為2月26日以來最強,百分比升幅也為2月6日以來最大,上日中間價為6.1556元。這是中國央行(PBOC)連續(xù)第三日上調中間價。 美元/人民幣一個月隱含波動率下跌6個基點,報2.20%,已連續(xù)第4日下跌。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CNH)大漲0.51%或313個基點,報6.2058元,為1月16日以來盤中最強;有望創(chuàng)2011年10月以來四日最大漲幅。 事實上,自本周以來人民幣持續(xù)大幅攀升。相關文章請參看兩會后為何突然爆發(fā)?人民幣暴漲的七大原因揭秘 美聯儲(FED)周三在政策聲明中將2015年底的聯邦基金利率預估中值自12月份的1.125%下調至0.625%;分析師們認為6月份首次加息的可能性下降。此外,美聯儲對強勢美元發(fā)出警告。 受此影響,周三美元遭遇“大屠殺”。相關文章請參看美聯儲決議猜想全部應驗!細數“屠殺”美元的四宗罪 華創(chuàng)宏觀團隊指出:“美聯儲在FOMC聲明中刪除“耐心”措辭,撤銷對公眾利率將維持在低位的承諾,這將增強利率的不確定性,6月加息降溫,人民幣匯率所受沖擊或減輕! 光大證券宏觀組崔嶸、徐高亦在研報中稱,美聯儲3月會議偏鴿派使得加息預期降溫,并將首次加息時點概率由6月略推后至9月。但歐央行QE政策的持續(xù),意味著美元指數可能出現的回調幅度有限。在首次加息時點明確前,美元的回調幅度都將有限。 上述研報也認為,人民幣匯率階段性貶值壓力緩和,長期有待內部經濟增長企穩(wěn)來扭轉風險偏好。未來人民幣的貶值預期是否根本扭轉在于人民幣資產是否能帶來風險調整后的正利差優(yōu)勢。 野村(Nomura)分析師Craig Chan與Prateek Gupta在最新的一份報告中稱,2月初的人民幣中間價持穩(wěn)或許給資本流動注入些許穩(wěn)定性。 報告稱,最新數據表明資本外流速度放緩,與更多刺激政策出臺相輔相成;中國2月份資本外流規(guī);蚪抵624億美元。 野村認為,2月晚些時候及3月份出現的對人民幣中間價下跌的憂慮,可能加劇了此前的資本外流。 報告并稱,考慮到中國希望將人民幣納入IMF[微博]特別提款權(SDR),以及中國央行近期聲明,中國不太可能加入匯率貶值陣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