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南沙擴建島礁的軍事效能,美國有兩種比較流行的觀點:一種聲音認為,南沙島礁無論部署何種武器裝備,均不具備軍事意義上阻止美軍在南;顒拥墓δ,而且一旦未來與美國發(fā)生大規(guī)模沖突,甚至會成為中方的負擔;另一種聲音認為,南沙島礁的軍事設施將極大地增加非戰(zhàn)時中國軍隊對南海局勢的掌控,特別對其他聲索國未來在南?赡懿扇〉能娛滦袆訕嫵奢^大威脅。
與這兩種觀點相類似的、略顯極端一點的說法分別是,島礁“無用論”與島礁“強悍論”。
f5ba3a7b727cde6size33_w608_h384.jpg (54.47 KB, 下載次數(shù): 147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4-20 06:58 上傳
那么,美國究竟在乎不在乎中國南沙島礁改擴建?從美方當前行動的四步,就能看出玄機。所謂的“拒止策略”的一部分,即將美國排除在中國勢力范圍之外的一種軍事策略。
此前,美軍提出了“空海一體戰(zhàn)”來反制約,試圖利用信息化技術,掌握敵方軍事目標的具體坐標,再利用遠程打擊能力的優(yōu)勢,在戰(zhàn)爭初期就通過精確轟炸摧毀其軍事設施。
美方認為,南沙的島礁不具備應對美軍高技術“空海一體戰(zhàn)”的防護能力,島上機場、港口和軍事設施將在第一時間受到威脅,并且在受到打擊之后,短期內不可重新投入使用。即便中方可以憑借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依托島礁的機場和港口以及導彈發(fā)射裝置等,與美國展開“空海攻防”,但是畢竟南沙群島遠離中國大陸,礁上的軍事設施補給將會大大增加中方的作戰(zhàn)成本,最終無法承受美軍的攻勢而被擊破。 因此,即便全面軍事化,南沙島礁無法使中國具有應對大規(guī)模、現(xiàn)代化、高科技戰(zhàn)爭的能力。近期,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也表示,中國的島礁建設改變的只是島礁的地貌,但無法改變美軍在海上和空中的巡航行動,不會因此去改變美國已經(jīng)在西太平洋存在幾十年的現(xiàn)實。 同時,他也強調,中方通過軍事化島礁,僅能起到“戰(zhàn)術上”加強對南海航道控制的作用,但卻無礙美軍的整體軍事優(yōu)勢。所以,從美國的角度來看,即便中國將南沙島礁最大限度的軍事化,對增強中國針對美軍的地區(qū)戰(zhàn)力也將十分有限。
島礁強悍論:美軍實施了多年的抵近偵察要遭遇麻煩
雖然美國軍方對來自中國在南沙島礁上的潛在威脅并無過分擔憂,然而,島礁建設卻會對此前針對中國的抵近偵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干擾。美國方面認為,中方對島礁軍事化有一系列選項,從部署情報收集系統(tǒng)到洲際導彈均有可能。 當前,美軍對中國“軍事化島礁”的主要擔憂,來自于對美國針對中國的抵近偵查構成干擾。
83903ecd39b4ef7size24_w608_h387.jpg (39.98 KB, 下載次數(shù): 147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4-20 06:58 上傳
在南海存在爭端的情況下,2014年美軍飛機對中國海域實施抵近偵察1200架次。
首先,中國在南海島礁部署的高頻雷達(high frequency radars)會對美國以及盟國的隱形戰(zhàn)機的活動造成威脅。在廣闊的南海海域諸島,部署這種偵查范圍從80到200英里的雷達,無疑增大了中國軍方的偵查范圍,使得美國軍機避開中國的空中偵查更加困難。 此前,這種雷達僅在中國沿岸和近海部署,一旦大規(guī)模地部署在遠離中國大陸的南沙群島,會對美國使用的F-22和F-35等隱形戰(zhàn)機的偵查行動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擾。而2016年1月,美國媒體拍攝的衛(wèi)星圖片顯示,中國疑似在華陽礁安裝了此類雷達。 另一方面,美國方面擔憂一旦時機成熟,中國政府會效仿2013年在東海劃定“防空識別區(qū)”一樣,在南海劃定“防空識別區(qū)”。 2016年2月,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公開表示,中國正在南海進行軍事化的行為,并且聲稱一旦中方在南海劃定“防空識別區(qū)”,將極大地制造地區(qū)緊張,但美國仍會采取置之不理的態(tài)度。 而中國方面也并未表態(tài)排除在南海劃定“防空識別區(qū)”。而南沙島礁的軍事設施將進一步確保,中方不僅敢于劃定防空識別區(qū),而且有能力執(zhí)行劃定后的規(guī)則。特別是中國引進了俄羅斯的“蘇-35”戰(zhàn)斗機,這種具有了空中加油功能的最新式戰(zhàn)機,加上依托南沙島礁,將成為美軍不能忽視的因素。 當前,美國方面已經(jīng)對此做出了相應的準備。2016年2月,美國情報部門向美國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提交了一份分析,認為按照目前的趨勢,到2017年年初,中國依托所建島礁,對該區(qū)域將形成軍事打擊能力,而不僅限于防御能力。這種攻擊能力體現(xiàn)在中方有能力部署最新型號戰(zhàn)機、地對空導彈、防御型導彈、甚至地面作戰(zhàn)部隊和大型巡邏艦。 美國究竟在乎不在乎?從其當前四步看玄機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曾說過,“中國擁有收回被周邊國家所侵占島礁的權利和能力”,這與島礁建設后大大增強了中國在南沙海域的控制力密不可分。新修建的兩座機場和數(shù)個碼頭,在和平時期有效改善了駐島人員的生活條件,而一旦爆發(fā)沖突,中方有能力迅速轉移為軍事用途。除非受到的軍事打擊足以摧毀島上的機場和碼頭,中國在南沙群島的存在得到了根本保障。 未來,美國方面擔心中國“島礁軍事化”的行為,會對其他南海聲索國的安全以及“維權”構成重大威脅,增加了美軍維持地區(qū)穩(wěn)定的成本。理論上講,擁有了3000米長的飛機跑道以及深水港,就為未來在島礁上部署永久性戰(zhàn)斗機群、地對空導彈、反艦導彈、甚至洲際導彈等高端武器提供了基礎,對于這點,美國太平洋司令哈里斯2015年10月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已予以證實。
42a0649f4cd31fcsize29_w608_h388.jpg (48.2 KB, 下載次數(shù): 147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4-20 06:58 上傳
4月15日,美國國防部長卡特攜手菲律賓防長登上南海巡航航母。
南海聲索國將在可能出現(xiàn)的軍事對峙上處于絕對的劣勢。例如,聲索國中軍事實力最強大的越南,其反艦導彈的最遠射程為300公里,處于中國“鷹擊-62”地面導彈最遠400公里的射程之內;中國的“紅旗-9”地對空導彈的射程達到了150-200公里,對南海聲索國的航空器構成極大威脅。利用島礁上的飛機跑道,中國的轟-6戰(zhàn)略轟炸機的打擊范圍,甚至可以遠達澳大利亞。 總而言之,一旦中方完成島礁軍事化建設,以目前的軍事態(tài)勢,周邊南海聲索國無論從海面還是空中,均不具備威脅中方島礁安全的能力。
這種局面不僅極大地改變了南海地區(qū)的軍事格局,也可能會引發(fā)新一輪島礁擴建競賽。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弗里德伯格提出了美國政府應從“加強武器裝備建設”、“保持必要的武力威懾”和“團結盟國和安全伙伴”來應對中國在亞太的軍事策略。從目前美國在南海上的軍事行動,也是圍繞著以上三種形式來進行的,特別是“自由航行”行動的強度不斷增加,規(guī)模不斷擴大,旨在保持對中國的一種潛在的武力威懾。其目的并不一定在于未來贏得與中國的戰(zhàn)爭,而首先是出于阻止和中國在南海爆發(fā)戰(zhàn)爭可能性的出現(xiàn)。 當前,美國方面的策略在于,首先通過和平以及對話的形式,確保中方不在南沙島礁部署具有攻擊美?哲娔芰Φ奈淦;其次,通過軍事上對中國施加一定程度的壓力,來造成美國將對南沙島礁軍事化采取必要的行動的感覺;再次,美國正在說服其他聲索國,不要采取軍事化所占島礁的形式,以免進一步加劇地區(qū)的緊張。最后,美國方面正在通過國際輿論來對中方施加壓力,敦促各方回到遵守國際法來解決南海爭議的思路上去。誠然,當前中美雙方均不愿意在南海發(fā)生沖突。但美方認定中國會將南海島礁全面軍事化也是一個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一旦成為事實,將造成南沙島礁軍事化后,成為非戰(zhàn)爭狀態(tài)下作為威懾對方的力量,而在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的情況下,又成為最脆弱的被攻擊對象的狀況就可能發(fā)生。 當然,美國方面對中國南沙島礁建設的用意大部分屬于猜測,并沒有證據(jù)顯示美方分析的情況會在現(xiàn)實中發(fā)生。 相當數(shù)量的美方分析人員認為,美國一再的刺激中國的“航行自由”行動給了中國加緊、甚至大規(guī)模在島礁上部署軍事設施的動力。
另一方面,這些言論,無論來自于美國軍方還是智庫,也可以為中國政府未來的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待南沙的島礁建設逐步完成之后,答案也將逐漸浮出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