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當?shù)貢r間5月24日,兩名中國公民在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首府奎達被不明身份武裝人員綁架。在事件發(fā)生后,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啟動了應急機制,同時中國政府與巴基斯坦政府進行了積極溝通,敦促巴基斯坦政府全力展開救援活動。 鳳凰國際智庫了解到,巴基斯坦政府軍的軍事行動已經(jīng)成功將被綁架的中國人質解救。綁架發(fā)生在5月24日中午,當時3名中國公民正在奎達地區(qū)的一家餐館就餐,遭到了突然闖入的武裝分子的襲擊,他們的保鏢進行了反抗,但被武裝分子開槍擊傷,在混亂中有一名中國公民逃脫,兩名被武裝分子帶走,隨后證實了遭到武裝分子綁架的兩名中國公民是一對夫婦(下圖為被綁架的中國夫婦)。 巴基斯坦政府在事件發(fā)生后,迅速開始組織對中國公民的營救行動。巴基斯坦政府首先調集了特種部隊對中國人質所在的位置進行了追蹤,經(jīng)過數(shù)天連續(xù)偵查的努力,最終在俾路支省默斯東地區(qū)的山洞找到了中國人質的位置。默斯東地區(qū)的山區(qū)地形非常復雜,為追蹤人質下落的情報收集活動造成了很大的困擾,這些山間的洞穴被“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開辟成藏身之所,而巴基斯坦政府軍很難在這一地區(qū)展開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將它們消滅。 在獲得了中國人質的位置后,巴基斯坦政府組織了由巴基斯坦陸軍輕型突擊隊,特別服務組,特種部隊和俾路支省邊防部隊組成的軍事力量,準備開展軍事行動對中國人質展開營救。由于默斯東地區(qū)山區(qū)的地形險峻,通道狹窄使得車輛難以通過,營救部隊需要依靠步行的方式進入到攻擊半徑范圍內。營救行動正式開始后,巴基斯坦軍隊與恐怖組織進行了交火。根據(jù)巴基斯坦政府發(fā)布的消息,兩名中國人質在軍事行動中被成功解救。在初期行動中共有12名恐怖分子被殺死,同時政府軍繳獲了一批武器和彈藥,而巴基斯坦政府軍也有8人受傷,其中兩人傷勢較重。目前軍事行動尚未完全結束。 此次中國公民遭遇綁架的事件再次凸顯出了“中巴經(jīng)濟走廊”在巴基斯坦的推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尤其是當?shù)貝毫拥陌踩h(huán)境。俾路支省是“中巴經(jīng)濟走廊”中的關鍵區(qū)域,“中巴經(jīng)濟走廊”南端的瓜達爾港就位于俾路支省。瓜達爾港是“中巴經(jīng)濟走廊”開始建設以來的重點項目,最終的建成后將成為中國進口海外油氣資源的重要中轉港口。然而瓜達爾港市作為“中巴經(jīng)濟走廊”的中心城市,卻時常面臨著俾路支省反政府武裝,恐怖組織等武裝團體的威脅。中國在俾路支省的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瓜達爾港和連接卡拉奇的高速公路是就是這些武裝組織的襲擊對象之一。由于這些重點的經(jīng)濟合作項目是由巴基斯坦政府與中國政府簽訂條約展開的,俾路支省地方勢力和分立組織長期以來與巴基斯坦中央政府處于對抗之中,巴基斯坦中央政府與中國的合作項目自然就成了這些地方勢力對抗中央政府時進行攻擊的對象。 事實上,基于國內嚴峻的安全形勢這一背景,巴基斯坦政府為了確!爸邪徒(jīng)濟走廊”相關項目的順利開展,已經(jīng)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保障中國公民在巴基斯坦當?shù)氐娜松戆踩?/strong>早在2015年項目開始推進初期,巴基斯坦政府就提出了針對“中巴經(jīng)濟走廊”順利開展的安保計劃。根據(jù)該計劃,瓜達爾港所在的西南部俾路支省將會加大安全力量的部署,保護經(jīng)濟走廊沿線的包括5700名邊防軍、3000名警察和1000名征募軍人。巴基斯坦海軍和邊防軍將專門為瓜達爾港和附近路線提供安保支持。此外,3500多名警察、900名邊防軍士兵、4100名私家安保人員和740名民兵將保護東部旁遮普省涉及經(jīng)濟走廊的各工程。目前這項計劃仍在實施之中,“中巴經(jīng)濟走廊”沿線的安保力量正在逐步增強。 盡管中國與巴基斯坦政府都在積極為確!爸邪徒(jīng)濟走廊”的順利推進提供大量的支持,尤其是在安全保障方面,但針對巴基斯坦近年來頻發(fā)的針對中國公民的襲擊和綁架事件,則凸顯出了安全保障工作在當?shù)孛媾R的困境。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巴基斯坦政府難以從根本上消除上述安全威脅。 首先,俾路支省的分離主義勢力自巴基斯坦建國以來就一直存在,并且當?shù)赜写罅颗c之相關的分離主義武裝組織。俾路支省的分離主義勢力認為與中國合作的基礎設施項目沒有為當?shù)厝藥韺嶋H利益,權益都被中央政府所享有,因而部分武裝組織會采取極端的方式對參與這些項目的中國公民進行襲擊。 其次,是巴基斯坦長期面臨的恐怖主義勢力的威脅。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的邊境地區(qū)是恐怖組織的重要活動場所,像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組織,以及新近的”伊斯蘭國“都在這一區(qū)域頻繁活動。由于巴基斯坦政府對這些恐怖組織的打擊力度有限,且當?shù)貜碗s的社會和地理環(huán)境也增加了反恐行動的困難,使得巴基斯坦的部分地區(qū)成為了恐怖組織長期的藏身之所。 為此,就連美軍駐阿富汗部隊司令官尼科爾森在接受采訪時也無奈地表示“當你的對手受到外部勢力的支持并獲得避難所時,我們將很難在戰(zhàn)場上取得勝利”。尼科爾森指的就是而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邊境的一側,塔利班武裝人員和其他恐怖組織成員能在在巴基斯坦境內能夠長期擁有安全的藏身之處。因此,塔利班武裝和其他恐怖組織在與美軍和阿富汗政府軍展開的戰(zhàn)爭中進可攻,退可守,使得他們很難被完全擊潰。這不僅是美軍在阿富汗面臨的問題,也是當前中國和巴基斯坦政府在推進“中巴經(jīng)濟走廊”時面臨的困境。 “中巴經(jīng)濟走廊”建設以來,得益于兩國政府的高度關注和積極推動,已有多個項目落地,包括卡西姆港1320兆瓦火電項目、胡布燃煤電站項目、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項目、瓜達爾港項目、中巴小型水電技術國家聯(lián)合研究中心等30多個項目,總投入資金超過460億美元。全面建成后更將成為一條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經(jīng)濟大動脈,加強中巴之間交通、能源、海洋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加強兩國互聯(lián)互通,促進兩國共同發(fā)展。如何在安全保障上為“中巴經(jīng)濟走廊”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仍將是未來項目推進過程中,中國和巴基斯坦政府雙方所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