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3天之內,接連發(fā)生兩起學生遭遇電信詐騙,繼而發(fā)生心臟驟停離世慘劇。輿論在痛斥詐騙分子的同時,也開始關注:學生的信息是如何被精準泄漏的? 據沂蒙晚報報道,山東臨沂羅莊女孩徐玉玉8月19日接到了一通陌生電話,對方聲稱有一筆2600元助學金要發(fā)放給她。按照對方要求,徐玉玉將準備交學費的9900元打入了騙子提供的賬號……讓騙子得手的一個關鍵是,在這通陌生電話之前,徐玉玉曾接到過教育部門發(fā)放助學金的通知。這意味著,騙子精準掌握了徐玉玉的多類個人信息。
640.webp (62).jpg (40.7 KB, 下載次數: 18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8-27 10:31 上傳
父親徐連彬無法接受女兒已逝,痛哭不已 8月25日,一名資深計算機技術人員表示,徐玉玉的信息有可能是被黑客盜取后,賣給了詐騙人員。據他稱,有團隊曾試過“侵入”臨沂周邊多個市縣教育局的網站,發(fā)現幾分鐘就可以進入,相關信息可以隨意瀏覽和下載。 這名技術人員表示,目前黑客盜取個人信息,已形成一個巨大產業(yè)鏈,一部分黑客在黑進某些網站獲取信息后,再在一些論壇、社交群中販賣信息。 與之相對應的,網絡上的數據販子則隨處可見。 據部分數據販子稱,他們手上有全國各地區(qū)各行業(yè)的各類數據,不只是學生的電話數據,股民的賬戶數據、機票數據、網絡購物數據、新生兒數據等等,他們都可以出售。 網絡安全專家、獵豹移動安全研究員李鐵軍表示,其實不是這些黑客的技術有多好,主要是像學校、醫(yī)院等機構在網絡安全防范上投入不夠,導致黑客用很簡單技術就可以侵入,而這些網站存有大量個人信息。
“國內學校,有一半數據我都有” 經知情人士指點,澎湃新聞記者以“購買數據”、“電話銷售”等關鍵詞,通過QQ軟件查找,找到一兩百個相關的群,這些群銷售包括“精確數據購買”、“機票數據”、“淘寶數據”、“保健數據”、“電話數據”、“豐胸減肥數據“、“一手新生兒數據”等等手機號碼資源。
640.webp (63).jpg (46.9 KB, 下載次數: 194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8-27 10:31 上傳
相關QQ群比比皆是 記者通過QQ加好友方式聯(lián)系到了幾名數據賣家。 據幾位賣家介紹,他們主要是做電話數據銷售,這種數據可以簡單分為兩類,一類是比較精準的,電話與機主的姓名都有;另一類是比較模糊,僅有電話號碼。 賣家稱,在售的數據類型包括,今年新開的股票賬戶,這種一般兜售股票資產類的公司會買的比較多;還有像老年人電話數據,可以推銷保健品之類的;當然還有像學生類的電話數據,但買這類數據會相對少些。原因是學生本身不太好騙,且經濟能力有限。
640.webp (64).jpg (90.82 KB, 下載次數: 196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8-27 10:31 上傳
這種數據根據新鮮程度,價格也不一樣。 根據這幾名賣家的報價,100元可以買到2000個電話信息、300元能買10000個電話信息;10萬個電話信息賣到1200元,20萬個電話信息賣到1800元。 賣家新拿到的信息則貴一點。一位賣家稱,8月份剛拿到的數據1毛一條。當然,如果是“沒有賣過”的純一手數據,售價可能會高到1-2元。 關于售賣數據的范圍,有賣家宣稱銷售的是全國數據,買家可以根據地區(qū)來選擇。 某專業(yè)財經媒體的報道還提及,有“業(yè)內人士”宣稱,“國內學校,有一半數據我都有。即使手頭沒有的,只要你告訴我名字,我也都能拿到! 以往,購買高中畢業(yè)生數據的,多是一些不正規(guī)的成人教育或者網絡教育學校,但隨著生源的減少,這類生意已經熄火。 新的買主中,職業(yè)騙子占了大多數。
教育機構信息安全投入不足 關于這些個人隱私數據的來源,絕大多數賣家都不愿透露。 有一位賣家稱,他們獲得電話號碼的其中一個來源,是通過財經網站提取的。 李鐵軍解釋,這可能是通過一個程序,只要用戶登錄這個網站,電話號碼就會被抓取,但這些電話號碼絕大多數不是實名的。 前述賣家還透露,其出售的數據的另一個來源是,自己去“開發(fā)”。這個所謂“開發(fā)”,正是向銀行、證券公司、大型門戶網站、購物網站等機構里的個人去購買。
640.webp (65).jpg (22.28 KB, 下載次數: 19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8-27 10:31 上傳
不過該賣家稱,現在這樣的渠道越來越難了。 除了上述渠道,李鐵軍表示,黑客正成為泄漏個人信息產業(yè)鏈上最大一環(huán),一部分黑客開始專門倒賣各種數據,一些教育機構、醫(yī)療機構的數據往往很容易被盜取,因為這些機構的業(yè)務現在與互聯(lián)網的結合很緊密,但這些機構在國內一直是比較缺錢的部門,而做好信息安全需要比較大的投入,其在選擇安全方案上就受限,這還包括后續(xù)的投入和維護,所以這些機構面臨掌握了大量信息,但安全方面卻是做得不夠。 按教育部、公安部發(fā)布的《教育行業(yè)信息系統(tǒng)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工作指南(試行)》、《教育部 公安部關于全面推進教育行業(yè)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的通知》,在全國開展信息系統(tǒng)安全等級定級備案工作。兩份通知中,對教育行業(yè)建議的最高安全保護等級為第三級(級數越高要求越高),當然學?梢愿鶕约盒枨筇嵘踩Wo等級。
640.webp (66).jpg (32.24 KB, 下載次數: 193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8-27 10:31 上傳
可資對照的是,銀行部分系統(tǒng)的最高防護等級為第四級。 “另外一個情況是,這些教育機構網站存在的漏洞并不高深,很容易被入侵“,李鐵軍表示。 上述資深計算機技術人員也表示過,其了解到,一個黑客團隊幾分鐘內繞過某市教育局的網站防火墻進入后臺。
監(jiān)管缺位:防范仍只能靠個人 那么,問題這么多,監(jiān)管去哪兒了。 關于個人隱私泄漏帶來的損失甚至災難,一位地方經偵警官表示很無奈,他們很理解也很同情受害者,但他們對這類案件也很苦惱,有時候牽涉金額不大,但案件的調查卻很復雜,一方面涉及查案偵查地域范圍會很廣,另一方面一些零碎案件可能要積累到一定時候才一起偵辦,對他們來說,精力很有限,不太可能到處去滅火。 這名警官認為,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很難通過公安、司法機構來減少案件的發(fā)生。 據光明網報道,北京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wèi)總隊與360互聯(lián)網安全中心聯(lián)合發(fā)起成立的網絡詐騙全民舉報平臺——獵網平臺于去年底發(fā)布的《現代網絡詐騙產業(yè)鏈分析報告》初步統(tǒng)計,在中國,從事網絡詐騙產業(yè)的人數至少有160萬人,“年產值”超過1100億元。
640.webp (67).jpg (45.08 KB, 下載次數: 19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8-27 10:31 上傳
李鐵軍直言,現在中國個人信息泄漏正面臨失控的危險,每個人都不安全,但這個系統(tǒng)的改善需要花的時間會非常長,包括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出臺、司法機關辦案能力是否跟的上、還有管理數據機構能力是否能提升等等,這中間需要花的時間和代價都會很大。 光明網在一篇評論中直言,騙子之所以得手,其“成功”之處遠不止于電信主管部門和電信運營商對“騙子專用號段”公然存在的無睹和無視,其他掌握公民個人信息的部門和機構、以及負責審核(騙子開卡)客戶信息的相關銀行,都不能與此撇開關系。 李鐵軍提醒,在相關監(jiān)管完善之前,最主要的防范還是靠自己,盡可能保護個人的信息,“比如在提供個人數據時,只有在那些必須提供個人真實數據的地方提供。”
640.webp (68).jpg (65.29 KB, 下載次數: 195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8-27 10:31 上傳
詐騙犯被押解回國 另外,李鐵軍還認為,在這些容易泄露信息機構缺乏安全方面的管理人才時,這些機構找是不是可以找專門的第三方安全服務公司,比如現在用的較多的云技術,可以將他們的資料交給專業(yè)公司的云服務器托管,這些專業(yè)公司被黑客攻陷的可能遠要低于他們本身。雖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但可以安全方面上個臺階。 李鐵軍,社會不應該通過一個少女的死亡來警醒民眾。在法制、網絡安全相對滯后的今天,需要改善的地方也有太多,更需要個人清醒認識到這種電信騙局,讓悲劇不再發(f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