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美國國內對中國南海維權就很焦慮,認為如果當前的形勢繼續(xù)下去,中國早晚會控制南海。特別是中國進行島礁擴建后,美國愈發(fā)焦慮,擔心中國此舉會動搖美國在該地區(qū)的軍事優(yōu)勢。為了應對中國島礁擴建,美國現在基本上除了戰(zhàn)爭之外的所有手段都用上了。
![]() | 11月5日,美國海軍"拉森"號導彈驅逐艦與"羅斯福"號航母在南海海域完成匯合,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還特意登上航母巡視南海。而近日,美軍官方公開了更多11月5日、6日羅斯福號航母編隊在南海海域活動的照片。原文配圖:美國航母也來南海秀肌肉,中國怎么辦。 |
美國軍艦又來南海秀肌肉了! 11月5日,美國海軍"拉森"號導彈驅逐艦與"羅斯福"號航母在南海海域完成匯合,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還特意登上航母巡視南海。而近日,美軍官方公開了更多11月5日、6日羅斯福號航母編隊在南海海域活動的照片。同時,美國還宣稱今后在南沙的航行自由宣示要例行化,一個季度2次。 這距離上次美國“拉森”號導彈驅逐艦闖入了中國南沙渚碧礁等島礁的12海里內,才不到十天。美國開始用軍事行動反制中國在南海的維權。
雖然這次習總出訪越南、新加坡期間,反復強調了中國對南海自由航行權的保證,但是美國可不這么看,一方面強調沒有敵意,另一方面卻不斷在南海大秀肌肉。 美軍在南沙的航行自由宣示行動究竟是什么樣的性質?美國在南海與中國爭的到底是什么?中美在南海的對抗未來將如何發(fā)展?中國又能有什么辦法? 其實,圍繞上述話題,俠客島(ID:xiake_island)在11月1日做了第一期線下沙龍,邀請了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胡波研究員做了題為《中美南海大博弈》的精彩授課。今天摘引其中一些發(fā)言文字,可以當做對美國南海頻秀肌肉的解讀。
1
| 距離上次美國“拉森”號導彈驅逐艦闖入了中國南沙渚碧礁等島礁的12海里內,才不到十天。美國開始用軍事行動反制中國在南海的維權。雖然這次習總出訪越南、新加坡期間,反復強調了中國對南海自由航行權的保證,但是美國可不這么看。資料圖:美軍航母在南海耀武揚威。 |
核心的問題是權力,別看美國搞得冠冕堂皇,核心的問題就是對中國在南海力量的增長越來越焦慮,核心的問題是這個,而并非什么法律問題,法律是次要的問題。我們知道,2012年的黃巖島事件和2014年的中建南事件給了菲律賓、越南很大的教訓和震撼,南海的力量對比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的現場控局能力讓菲、越日益忌憚,兩國更傾向于與中國進行文斗。 美國在南海有兩大荒唐的邏輯:一是美國認為,如果美國在南海保持相對中立立場的話,實際就是不中立的,因為若它保持中立,南海的形勢勢必會向中國傾斜。二是美國的主流意識堅信,二戰(zhàn)結束以來東亞海上和平的基礎是因為美國在此無與倫比的海上力量優(yōu)勢,而今這種優(yōu)勢正在遭到中國的侵蝕,美國抵制中國的力量增長,也就是在維護和平。在這方面,美國太高看自己了,冷戰(zhàn)結束后,南海的和平是怎么得來的?主要是中國的克制,沒有中國的克制,南海早就沒有和平了。 一個國家的能力,包括人的能力增長,他并不能很快自我意識到,需要通過與他者的互動來逐漸認識,這并不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從2009年到2012年,面對越南、菲律賓的挑釁,中國主要是被動的應對。在反擊菲律賓、越南挑釁的過程中,中國逐漸意識到自己能力的增長,所以從2013年開始,中國在南海也有了一些主動作為的行動。 其實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美國國內對中國南海維權就很焦慮,認為如果當前的形勢繼續(xù)下去,中國早晚會控制南海。特別是中國進行島礁擴建后,美國愈發(fā)焦慮,擔心中國此舉會動搖美國在該地區(qū)的軍事優(yōu)勢。為了應對中國島礁擴建,美國現在基本上除了戰(zhàn)爭之外的所有手段都用上了。 美國還是希望在南海維持一種相對優(yōu)勢,但是中國現在要維權,中美沖突的實質就是中國維權與美國維霸間的沖突。 第二方面,兩國確有規(guī)則方面的分歧,我們知道老美號稱世界海上霸權,最在意的就是海上通行自由!豆s》談判的末期,美國另起爐灶,于1979年搞了一個“航行自由宣示計劃”,簡稱是FON,根據該計劃,只要美國認為世界上任何沿海國有濫用海洋規(guī)則的情況,美國就開著軍艦或飛機過去宣示,用行動否定相關主張或規(guī)則無效。不得不承認,美國的這個計劃還是有些先見之明的,它知道一旦《公約》制度形成,必然會推進國際海洋政治的民主化,美軍在各沿海國臨近海域的行動將會受到各種限制。 30多年來,這個行動幾乎針對過所有沿海國家,包括韓國、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等美國的盟國。不過,一般情況下很少大張旗鼓的干,國防部有的行動公開,有的也沒有公開。 其實,美國的FON與中國沖突最大的是專屬經濟區(qū)。中國主張海上航行自由不能破壞沿海國的安全,他國在己方專屬經濟區(qū)內的軍事活動應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美國作為海洋霸權,歷來十分重視弱化或削弱各沿海國的主權主張以擴大公共海洋空間,美國認為,12海里之外等同于公海了,我愛干什么干什么,你不能從法理上否定我。其軍事力量在他國專屬經濟區(qū)擁有包括測量、監(jiān)聽、演習等活動在內的絕對行動自由。為了挑戰(zhàn)中國,美國經常派遣軍艦和飛機到中國專屬經濟區(qū)抵近偵察,2001年4月還與中國飛機在中國專屬經濟區(qū)內發(fā)生了撞機事件。 美國在島礁建設等問題上是有法理規(guī)則方面的擔憂。如果我們南沙島礁的12海里領海、200海里專屬經濟區(qū)和部分歷史性權利的主張得以實現,在中美海洋規(guī)則存在顯著差異的情況下,美國擔心其在南海的通行會受到限制,這是美國無法接受的。更何況美國還要考慮全球的問題,如果在南海對中國讓步,勢必在全球要對其他國家進行讓步。在規(guī)則上美國的擔憂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說完全不合理。問題是,有分歧大家可以談,派遣軍事力量過來明火執(zhí)仗的以武力相威脅就是另一回事情了。 還有一點,美國的國內政治和作為霸權的臉面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美國的國內國際環(huán)境、長期的“老大”意識決定了美國無法在南!笆救酢,不能丟了面子。 在美國國內,受到實力相對下降的影響,各界憂患意識都大幅強化,對于南海形勢愈發(fā)難以淡定。諸多美國知名人士認為,中國的南海行為是改變現狀之舉,最終將危及美國在亞太的主導地位。美國國會議員、智庫專家等各界人士頻繁就中國南沙島礁建設工程向奧巴馬政府施壓,敦促其采取行動。同時,美國向來認為自己負有全球使命,如今的美國更為重視同盟及伙伴對于領導世界的價值,面對場上日漸處于劣勢的菲律賓、越南等國的求援聲和期望,美國很難置身事外。 實事求是的講,奧巴馬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相對比較克制,實際上,在2013年,圍繞中國東海、南海維權行動,美國國內已經不可開交了。按照美國國內保守派的觀點,美軍早就應該進來了,而不是現在。美國在相當長時期希望通過外交強制來迫使中國妥協(xié),但是外交強制對中國這么大的國家,是沒有用的,中國的堅定立場和實力讓美國有些無計可施。出于國內政治和國際面子雙重考慮,美軍“必須來干一把”,“問題是什么時候干,怎么干”? 但干一把,又不能把中國熱得太過火,而且美國知道執(zhí)行FON徒有虛名而無實利,反而有可能間接給中國解圍。南沙的島礁建設無疑對中國有利,但為緩和局勢,中國已經做出了一定的克制?墒,如果美軍執(zhí)意進來挑釁,刺激局勢緊張,中國也就沒有必要再保持克制了。 所以美軍在南沙執(zhí)行所謂的FON計劃時,雖然調門很高,但行動卻異常小心謹慎,不希望無謂的刺激中國。 針對美國可能的繼續(xù)航行自由宣示,我們先談點基本的常識,以便大家保持理性。 海上情況跟陸地上不一樣,很多網民說人家船都進來了,為什么不打,為什么不將它擋在12海里之外?我們知道在領海內外國軍艦有“無害通過”的權利,美國的問題是行動沒有得到中國的允許。但如果它只是正常航行,沒有其他挑釁動作,你就向它開火,未免有些小題大做。 至于諸多“擋在12海里以外的說法”都是外行話。海洋不比陸地,是流動的,是超級開放的,拒敵于多少海里外那都是陸上的思維。除非你采取戰(zhàn)爭行動,否則很難阻擋人家進來。12海里是什么概念,以島礁為圓心,周長是2∏R,差不多76海里左右,比北京五環(huán)還要長,只比六環(huán)短一點;面積約為450多平方海里,超過1000平方公里,比整個北京的市區(qū)面積還大,而且這么大面積沒有任何關隘、任何遮蔽、任何制高點、任何阻礙。在這種情況下,要擋住人家的船進來,談何容易? 舉個例子,日本以前號稱控制釣魚島,中國進12海里還不是說進就進?海上那么大的防御面積,你消極防御的話根本防御不了,除非開火。何況美國的船確實跑得很快,你想擋到12海里之外,是非常不現實的。當然,如果我們進美國12海里,他也阻擋不住,這是一樣的道理。
1
| 別看美國搞得冠冕堂皇,核心的問題就是對中國在南海力量的增長越來越焦慮。我們知道,2012年的黃巖島事件和2014年的中建南事件給了菲律賓、越南很大的教訓和震撼,南海的力量對比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資料圖:美軍航母在南海耀武揚威。 |
又不能開火、又擋不住它,那么我們怎么辦?首先要保持壓力,在現場給美國足夠壓力。你愛進你就進,我攔不住你,但你進來之后我肯定不會讓你輕松。除海軍力量外,中國還有大量的海警船、漁船可以使用?刹扇【o貼威逼、航向管制、近距離示威、靠近驅逐等行動,雙方都有底線在,大家都不愿意開槍,玩的就是對峙的游戲,這種情況下,就必須在現場保持場上優(yōu)勢。 美國這次進來,實際上就有試探的意思。如果你不對他保持一定壓力的話,后面他可能會更過火,就是這個問題。另外外交上也要施加壓力,美國的這種行為絕對是嚴重破壞地區(qū)和平,損害中美關系大局的。 第二個保持溝通,近兩年,中美兩軍關系發(fā)展是非?斓模忻纼绍妼υ捊涣鞅容^頻繁,危機管控機制構建迅速,例如,?招袨橄嘤鰷蕜t和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機制的簽署。在進行激烈現場較量的同時,也有必要進行溝通對話,避免出現失控的局面,因為雙方暫時都不想因此爆發(fā)沖突或戰(zhàn)爭。所以,該對峙對峙,該較量較量,該對話對話!拔涠肺亩贰币粡堃获Y,中國不回避溝通、釋放緩和善意也能向外界展示自己維護地區(qū)和平與穩(wěn)定的負責任態(tài)度。 第三個保持模糊,我們還是應該保持模糊。近日,外交部、國防部外辦等我官方表態(tài)應對得當,不與美國論一島一礁的問題,而是談整個南海群島海域,不明確說領海,而是說臨近水域。然而部分學者和媒體的解讀卻已經陷入了美國設置的輿論陷阱,開始探討哪些島礁有12海里,哪些島礁沒有? 美國這次來就是想逼中國澄清南海的相關主張,問題是前面講了,現在國內國際條件都不具備,你現在進行清晰化,就上他的圈套了。但是我個人覺得,中國南海戰(zhàn)略和政策的清晰化是一個趨勢,是中國應該堅持努力的,但這個前提是,度和節(jié)奏得有中國自己把握,不能因為美國逼迫我們就清晰化,盲目的做清晰化會導致很多問題的。所以,在南海法理及很多表述問題上還是要保持一定的模糊。 第四個方面,加強輿論宣傳。個人覺得這方面做得不是太夠,美國這次的行動是徹頭徹尾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還先喊話我什么時候過來你先準備好,擺明了欺負人。所以他過來就不是一個法律的問題,而是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我們應從這個方面加強對美國霸權主義的批判,當然你要論之有據,我們現在很多文章都是口號性的,你給人家扣了霸權主義的帽子你就得證明,得使用國際上聽得懂的語言去宣傳。 中美在南海的博弈受到兩方面的限制,一方面,兩國矛盾分歧很尖銳,沒有人想退讓,另一方面,雙方又不想因此發(fā)生武裝沖突和長期軍事對抗。這種情況下,中美矛盾短期內是沒法解決的。如果誰告訴你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那絕對是扯淡,前面分析了美國與中國在南海絕對是根深蒂固的矛盾,你想解決談何容易,但是可以控制,這個是可以做到的。 怎么控制?第一個要根據南海的形勢發(fā)展,把握維權的方式方法,在堅決維護自身主權權益的同時,密切關注外交態(tài)勢和國際輿論情況的變化。 第二個就是推動南海戰(zhàn)略及政策的清晰化,前面講了,從長遠講中國確實需要南海政策、戰(zhàn)略清晰化。中國的文化比較含蓄,有些東西不妨誠實的告訴別人,中國這么大國家,如果南沙一點軍事存在沒有,說得過去嗎?你看越南在南威島快1000人了,那么小的島,像碼積木一樣的。 島礁軍事防御的職能應該理直氣壯的提,這是每個國家合理的訴求,你不提這個人家反而覺得不可信。 第三個方面適當照顧美方的合理關切。除了美國霸權利益之外一些東西,我們是可以接受并照顧的。比如說它關于航行自由的一些關切,中國可以理解,適當時候不妨進行一些對話,在航行自由問題上,兩國規(guī)則的認知不太一樣,不光全是權力競爭的問題。關于南海的問題,美國國內也有很多派別和分歧,不能讓美國感覺到中國不想對話,不想解決問題,這樣就不太好。合理的,中國可以跟美國坐下來談,我認為,應該堅決反制美國在爭端問題上的介入,而非爭端問題上都可以跟美國談,有些地方規(guī)則方面可以進行一定的融通。 我前面講雙方矛盾是很尖銳的,要和諧今后五年這個可能性都不太大,因此,中國要適應在南海與美國處于一種比較激烈的緊張狀態(tài)。 關于中美南海博弈的問題,現在很多評論和分析沒有看到事情的本質。中國這么大塊頭,你把這個島礁放在這兒,啥事兒也不干,美國也不放心。前兩天仲裁庭宣布對菲律賓提請的南海仲裁案有管轄權,國內媒體有很多解讀,感覺風雨飄搖、如喪考妣,仿佛中國在南海已經大勢已去。這種觀察和分析未免過于簡單化和情緒化,綜合角度的講,我們在軍事上漸漸取得優(yōu)勢,但是在法理外交上可能越來越被動。 在南海問題上,今后中國會有一段非常艱難的時期,但是中國不能退,必須扛住。中國需要照顧南海周邊國家的合理訴求,包括美國的關切,但要讓中國放棄維權,放棄在南海的力量建設,這是不太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