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位于太平洋邊緣,我們地球上大約81%的最大地震發(fā)生在那里。它贏得了“火環(huán)”的綽號。為什么這么多地震起源于這個地區(qū)?該帶沿著構造板塊的邊界存在,在那里,大部分是大洋地殼的板塊正在下沉(或俯沖)到另一個板塊之下。這些俯沖帶的地震是由板塊間的滑移和板塊內(nèi)的破裂引起的。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的地震包括:智利9.5級地震[瓦爾迪維亞地震](1960)和阿拉斯加9.2級地震(1964)。
今早發(fā)生的7.6級地震是由于俾斯麥海和所羅門海板塊在俯沖帶上相互覆蓋的相互作用造成的。南俾斯麥板塊與印度-澳大利亞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了這一災難性事件的發(fā)生。從莫羅貝省到高地的大部分地區(qū)受到嚴重影響,因為拉穆--馬克漢姆大斷裂沿著這一線分布。
編者按:與其它島國的島嶼主要因火山造山運動的成因不同,巴新主島是地殼受到板塊擠壓而向上隆起形成的。在隆起的過程中,南翼靠近隆起頂部的位置出現(xiàn)斷裂,這一斷裂沿主島東西向展布,貫穿高地地區(qū)向東延伸至莫羅貝省。此次7.6級地震和2018年7.5級地震均是由此深大斷裂活動造成的。由于這一斷裂分布在人口相對密集的高地和莫羅貝地區(qū),因此每次與該斷裂有關的大地震都會帶來較大的破壞以及生命和財產(chǎn)損失。